导读:媒体:“禁止三孩”等标语仍存在 这本身就是历史没必要急着抹除2月8日,健康时报记者来到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镇翟家庄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高约四米左右的铁制大门,正面、背面上分别有“计划生育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桂华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农村地区仍存在一些早些年留下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今天来看,这些标语已经过时甚至不合理。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计生办撤销后,主导部门不明确;二是基层治理缺位,在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工作主要围绕规范化体系开展,资源配置和工作落实主要是围绕着上级考核指标在转。在主导部门不明确的前提下,那些不合时宜的标语,未纳入清理工作,也没有成为考核任务,而基层单位本来就是资源少事情多,没有精力顾及。
明确归属职责
职能部门尽快清理过时标语
“这些不合时宜的宣传标语应该在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时候就该清除。”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向健康时报记者介绍,建议各地政府部门不止是简单发文,更要形成规范性文件进行落实,比如相关政府部门可要求在两三个月期限内清理完,清理完之后要有相关的检查与考核,达到谁检查谁落实,这样这些过时的标语才能清理到位。
2007年7月,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规范更新人口计生宣传标语口号的通知》,在全国各地清理禁令或罚款性的冷漠生硬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
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相关职能并入当时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22年8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计划生育兼职委员制度同时撤销。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向健康时报记者介绍,“目前,人口及发展相关工作主要由各地卫健部门统筹,标语作为一种人口政策的宣传形式,也应做到适时调整,与时俱进。这也是卫健委一个很重要的职责。除了卫健部门,各地乡村振兴办公室、精神文明办公室也应主动协调配合,规范政策宣传体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实。”
桂华认为,指标化的管理体系之下,基层干部的主动性有待提升。反过来看,计生标语遗留问题一旦引发重视,可能很快就会得到解决,比如宣传部门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也许三个月到半年,这些标语就都会消失不见了。如今政策层面的宣传主要是面向各级政府,在宣传力度上也较为薄弱,未来应在这一问题上继续发力。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主导部门,也要积极参考借鉴民间的意见建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新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