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不再保留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 内幕曝光引争议

导读:不再保留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 内幕曝光引争议2月26日至28日,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要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

1992年,分业监管初现雏形。当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证监会成立;随后,1998年保监会成立,开始负责对保险业统一监管;2003年,银监会正式组建,由此开启我国“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时期。

不过,在分业监管体制下,监管部门通常奉行“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原则,也导致出现了监管盲区等问题,此后金融监管格局重新厘定。

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作为国务院统筹协调金融稳定和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协调机构。职责主要包括: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审议金融业改革发展重大规划;统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协调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相关事项,统筹协调金融监管重大事项,协调金融政策与相关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分析研判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做好国际金融风险应对,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和维护金融稳定重大政策;指导地方金融改革发展与监管,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等。

在市场看来,金融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分业监管体制发生方向性转变。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同时,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订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中国人民银行。

2018年,“一行三会”成为历史。我国金融监管框架正式转变为“一委一行两会”。

在新的监管格局下,金融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风险整体收敛。在金融乱象整治方面,全面实施资管新规,压缩“类信贷”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大约30万亿元,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有序推进大型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规范私募基金,深入整治金交所和“伪金交所”的风险。过去五年,累计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大约2.5万件。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强调“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表示,在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日渐清晰、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成为一项重大课题。

回顾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历次改革目标都是为了保障宏观金融环境、金融机构更加稳定运行,同时进一步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所说,“总的方案是要使得我国的金融体制更加完善、管理的效率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而且能够更安全,也更强调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