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拍房骤增背后:有人主动断供 背后的真相让人惊愕但多个城市法拍房数量、二手房挂牌量增多,成交量减少却是不争事实。
金博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曹文峰律师也告诉观察者网,长期来看,如今法拍房增多确实与越来越多人弃房断供存在因果关系,但不会传导得这么快。一般是银行作为债权人与贷款人协商无果,才会向法院提起申请,然后才会进入法院查封、起诉、受理、裁决、执行等诸多流程,最后进入拍卖程序,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2年。
因此在他看来,法拍房数量变化只能反映一个大致趋势,并不能实时反映银行断供情况。现阶段的法拍房数量增多,实则是过往几年中企业破产、用户断供等事件长期积累的结果。
此外,对于此次“深圳大面积弃房断供”谣言,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向媒体表示,这次金融监管部门的辟谣力度不够,应该要明确告诉大家目前深圳有多少套断供房,而不是只说不良贷款率是很低的。在现在这个市场环境下,虽然没有精确到十多万套,但是可能相当多的人相信断供房的数量很多,使得大家对楼市越来越失去信心。
要知道,无论主动断供还是被迫断供,在如今二手房挂牌量猛增,却销售不畅的背景下,绝大多数房屋最终还是难逃被折价法拍的命运。
二手房横盘加剧法拍房积累
事实上,根据阿里拍卖平台的数据,2022年全国法拍房的数量就已经一路狂奔到了200万套。
2023年上半年,根据中指监测数据,全国法拍房挂拍套数再次新增30.4万套,较上年增加19.7%;而成交套数仅5.2万套,远远不及增长速度。从挂拍物业类型来看,住宅、商业为法拍房主流,住宅2023年上半年挂拍量17.9万套,占总体59%,逐渐成为法拍房的主力。
分省份看,上半年挂拍量较高省份四川首次超4.5万套,同比增加15472套、增幅51.3%。其他省份如广东、重庆、河南、江苏等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广东前6个月挂拍同比增加7987套,河南前6个月挂拍较上年同期增加10101套,增幅高达63.38%。
值得警惕的是,7月份以来,就目前各城市监测数据来看,无论法拍房数量增速还是二手房挂牌量相较上半年都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观察者网,受近两年整体经济环境影响,部分省会城市以及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房价下滑的同时,导致打工人和小商贩收入降低,而房贷固定支出不变,导致无力偿还,迫不得已只能停贷。
此外,不少中小企业破产,作为抵押物或者公司财产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房屋数量不断增加,也是导致法拍房数量上升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法拍房之所以存在一次性全款付清、暗含潜在的债务纠纷等多种弊端,依旧能够顺利参与市场流通,最为核心的因素是其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存在较大的“捡漏”机会。
然而随着近期二手房市场“横盘”,部分区域房价本身就已进入快速下行区间,法拍房原有的优势也就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