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中国好声音》到底卷了多少钱 反正以后不会再看好声音了

导读:《中国好声音》到底卷了多少钱 反正以后不会再看好声音了完全可以用“摇钱树”来形容这个巨型IP。自2012年开播以来,它就以超过3个亿的广告收入,占据综艺广告的吸金榜首,这个数字很长一段时间还在持续攀升

但它依旧承载着星空华文最后的希望。就在几天前,灿星内部人士还曾在接受橡果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节目不会停播。

“好生意,好故事”

对于不少品牌来说,《中国好声音》的确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独家冠名权的激烈争夺战,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为了拿下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冠名权,加多宝和数个品牌同台竞拍,在广告招标会现场,其品牌管理部负责人一次又一次地举牌加价,最终经过长达50多个回合的较量之后,加多宝才以2亿的价格脱颖而出,这个数字远远高于9000万的竞拍底价。

在这场堪称惊心动魄的抬价厮杀里,加多宝最大的对手是郎酒。此后,郎酒虽然没有拿下独家冠名权,却还是愿意以广告形式参与到节目中。后来的数十年时间里,双方合作都没断过。

到了第三年,加多宝再次在竞拍中胜出,这一回,独家冠名的头衔价值攀升到3个亿。此时,正值国内自制综艺大爆发时期,但《好声音》显然更受广告商们青睐,作为对比,《奔跑吧!兄弟》在这一年的冠名费为2.16亿,比前者少了接近9000万。这样的赚钱势头,让《中国好声音》一度被大众戏谑为“中国好生意”。

客观来看,广告商们愿意撒下大把金币并不奇怪。有人曾经对2005年到2016年的综艺节目做过统计,收视率前10名里,《中国好声音》占有四个席位。一直到2016年,它都是收视率的保证。

后来,人们看电视大屏的兴趣转移到手机小屏上,但《好声音》每年还是能够拿下省级卫视的综艺收视第一名,甚至在深陷至舆论风波的最近,它的收视率依旧没有掉落下同时段第一的位子——换句话说,早几年的辉煌时期,《好声音》是广告商们最好的选择,而在电视综艺落寞的时刻,它成为了广告商们所剩无几的选择。

能够收割如此多赞助商的青睐,高收视率只是最表显的原因。在一次采访里,《好声音》中国版权代理方的负责人杨媛草提到,对于赞助商来说,他们其实更愿意听故事,那些播放量的数字计算对于他们只是公式,“需要更大胆、更注重内容的人告诉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节目”。

赞助商们想要听故事,节目组就想方设法讲故事。还是以加多宝为例,2012 年,双方共同打出的招牌slogan是“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彼时,加多宝正在和王老吉进行正版和盗版之战,这句洗脑的标语来得恰如其分,在华少语速飞快的口播中循环了一整个夏天。

讲故事的逻辑也延伸到节目里,成为《好声音》被诟病充满“剧本感”、过度煽情的根源。在节目里,参赛选手们被工作人员们打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38岁全职妈妈的音乐舞台梦”“美甲店小老板为爱而战”“想证明自己声音的平面模特”……而除了《好声音》之外,类似的小剧本也在灿星旗下的多个综艺里轮番上演,杨媛草用“精神价值”来解释这种模式,比如《中国达人秀》,就是让中国的草根站在世界舞台PK,“赋予了一种中国也有达人的民族感,让每个人都有一种参与大事业的感觉”。

标签: 中国好声音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