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考驾照一定要花钱挨骂吗 背后的真相让人始料未及家在湖南省某小县城的蒋源跟同学约好,高考结束后去附近的驾校练车,当他兴冲冲地交完钱后,才发现这里并不是一个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地方
驾校需要给予学员尊重
“忍一下,被说两句怎么了,别太计较了,严师出高徒。”接受采访时,一些70后和80后对此事的反应显然与00后不同。
很多年轻人不理解,他们认为,驾校就是练车场,应拒绝一切不合理的现象。
“向父母抱怨,他们反而会怪我。”在辽宁练车的00后大学生林田无奈地说,教练安排他每天早晨五六点起床去驾校,犯困时会被骂醒,感觉很受折磨。
林田希望能请父母出面和教练协商换个练车时间,“即便时间改不了,至少可以被温柔以待,但父母却训了我一顿。”林田的父母说:“一个年轻人这点苦都吃不了,学什么车?”
“为什么不能和教练提出合理的要求,反而要一味忍让?”林田很难理解父母的心态。
来自浙江的大学生密铭珂也有同样的经历。她所在的驾校,教练从来不会主动跟学员交代预约考试、缴费等问题,“必须自己询问,才会被告知”。
这导致密铭珂错过很多流程,延长了拿证时间。他跟父母抱怨,父母却告诉他:“能忍则忍,别当出头鸟。”
但许多大学生对“息事宁人”的态度并不赞同。
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研究员袁杰看来,当下大学生的态度,说明时代在进步。“以前,一些人对自己正当的权益不敢维护,而现在的年轻人更敢于亮剑。”
袁杰做过一些研究,发现00后更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对00后来说,自我的权益和需求更重要。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前人们更多是在解决温饱,现在追求高质量发展了。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环境下,00后的心理需求会升级,注重情绪价值。”袁杰认为,驾校和教练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驾校作为服务机构,需要给予人们平等和尊重。
许多教练也意识到大学生的心理诉求,变“骂人”为“嘴人”,一些教练甚至化身“段子手”,通过吐槽的方式纠错。
“我现在是温柔教学。”在江苏徐州徐运驾校当教练的王可便是其中之一,他还开了一个短视频账号,把和学员的相处日常做成“段子”,一些视频收获了近百万的点赞。
视频里,王可给闹情绪的男学员献上公主抱,一口一个“宝贝”地哄着,引得网友哈哈大笑,慕名前来找他学车的人也因此多了不少。
王可说,自己18岁那年练车的时候,教练偶尔也会跟自己急,语气也重,但没觉得有什么不妥,“00后的确跟70后、80后不一样,要更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给他们一个好的体验感。”
学员该如何合理维权?
前段时间,王天宇在短视频中看到,内蒙古某驾校被曝教练猥亵女学员,长达9分钟,女学员也不敢吱声。这让王天宇想到了他近期处理过的另一起事件——一个女学员被驾校教练摸大腿、屁股,“这名女学员当时很害怕,不敢反抗,更不敢拍视频”。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