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清华硕士吐槽2万月薪践踏学历 背后真相到底是怎样的一则网帖提到,清华大学应届硕士生拿到某互联网公司的offer,职务是位于北京的“后端开发工程师-基础架构”。他吐槽,“给了月薪2万,甚至不如本科,恶意低薪很恶心,践踏学历制度。”
我即将从清华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目前已经签约了一家外企。我了解到的,北上深的薪资在40到50万之间,非北上深的薪资在30到35万之间。
我其实算比较明确的,本身就是在软件学院,就业基本上就是去当成程序员。
去年进入大三时,我就在想,是深造还是就业。在网上和同校的前辈了解之后,我觉得工作经验很重要,本科毕业也能有不错的薪资,最后就决定放弃保研,专心准备就业。
去年二月到三月的时候,我去找实习,主要目标还是大厂,有拿到阿里、字节和美团的实习offer,最后选了离学校近的字节。但是工作一个月后就感觉,大厂节奏可能不适合自己,就同时找了一个外企的实习。
平时不太熟的亲戚会觉得,清华的学生就很厉害。这让我有点压力,别的倒没什么。
求职也会比较自信,因为过简历和面试会稍微轻松一点。真正工作后也没什么特别的,同事也没有因为我是清华的给我很高压力,对我特殊对待。
我在学院的排名一直靠前,但是我其实没觉得自己是“突出”的,毕竟没有做出什么能发表的科研成果,也没有参与组织学院的重大活动。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不会太拿自己去和其他同学作比较,毕竟他们都很优秀。
如果说有什么落差的话,我在实习和就业中看到,一些学校没有很好的同学非常努力,懂得也比我多,但因为学校不好,被拒绝了。我因为有清华的身份,即便技术没有那些同学好,也可以进入面试。
我会有一种很难描述的感觉。一方面庆幸自己高考考得好,能够让求职顺利许多,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其实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他们学习。所以,我找到工作后,也会找时间去学习充实自己,但是工作忙起来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3】“今年的名额比往年少了很多”
北大电子信息类硕士 2023年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