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清华硕士吐槽2万月薪践踏学历 背后真相到底是怎样的一则网帖提到,清华大学应届硕士生拿到某互联网公司的offer,职务是位于北京的“后端开发工程师-基础架构”。他吐槽,“给了月薪2万,甚至不如本科,恶意低薪很恶心,践踏学历制度。”
我就是2023年即将毕业的北大电子信息类应届硕士,说实话,那位清华硕士吐槽字节“恶意低薪”的事,我觉得没啥问题。
2023年,字节校招宣传的招人名额比起往年少了很多,整个互联网行业也是裁员不断,所以今年字节(或者其他大厂)校招的难度和门槛比往年更高。
我毕业后打算去互联网公司,参加了秋招,像字节这种大厂offer也有几个。互联网寒冬,面试机会不算太多,很多大厂、中厂不怎么招人。
在22年12月前,也就是字节还没有盘点招人名额之前,字节给那些拿到意向的同学开的薪资都是跟往年差不多,我身边同学技术岗位开的月薪资,高的有3万以上,普遍2.6到2.9万,薪资爆料平台上最低也有2.2到2.4万。
然而今年市场行情不好,意向书超发,但是拒绝率低,而且12月份字节招人名额盘点,结合去肥增瘦的政策,很多同学的offer就被盘没了,所以就会出现开出1.8万、2万这样的“劝退价格”,其实这就是字节不承认毁约的一种手段罢了。
只不过,这位清华同学为了发泄情绪,后面的言论有点争议,比如说践踏学历制度,稍显幼稚。
【4】“没有处在他的生活,评论是不客观的”
北大法学本科 英国法学硕士 2022年毕业
我本科是在北大读的法学专业,之后还去英国读了两年的法学硕士,2022年毕业。现在在银行总部的法务部工作,月薪到手1.6万到1.7万。但是它的晋升空间比较小。像银行的这种晋升制度,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我们这一届毕业生,大概一半的人去了律所,一半人去了国企、央企或者说政府机构。比起往届来说,去律所的人相对有所下降。
我自己还是想跳出来的,以后可能会去券商或者投行。在国企就是悠闲,但无聊。可是我现在身上还有50万的户口违约金,所以跳出来可能也是两三年以后了。那个时候再进律所,竞争力会非常小了,因为律所不太认可国企的工作经验。但是你要法务对口再跳的话,其实跳券商和投行的后台会很方便。
我最近也看到,网上有清华硕士吐槽字节跳动恶意低薪。我觉得这个得看具体的部门。如果去的是像人力、法务这种很后台的、非核心的工作,月薪不到2万很正常。但是如果他是程序员,每天加班很严重,工作压力很大的话,2万块钱,真的是有一点点紧张,你要知道字节跳动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