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之苦!何书文没办法,只能自己每天出入医院。值班护士看到他,有些惊讶,“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没人替你班吗?”何书文都尴尬地回答,“她他们忙,她他们忙。”
张伟国63岁,父亲85岁。自从两年前,父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后,他就被父亲困住了。没有人能帮张伟国分担。他的母亲、妹妹很早就去世了。妻子和女儿原本能搭把手,可自从父亲总在家裸奔后,母女俩便很少登门了。
日渐衰老的身躯,让张伟国有时也力不从心。这两年,他除了头晕乏力外,走路时也总会双腿发软,有时还会伴随剧烈疼痛,得好一会儿才能缓过来。为了照顾父亲,他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体检了。
偶有空闲,他会给几个老伙计打视频电话——但各自家里都有老人要照顾,往往说不上几句话。张伟国发现,越来越多像他一样的“低龄老人”,需要照顾更加年迈的父母。
2月11日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21年)》发布结果发布显示,我国已经进入长寿时代,2020年全国百岁老人11.9万人,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78.2岁,到2050年,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翻两番。另一方面,来自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已达4500万。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将超过7700万。
这意味着,“老人照顾老人”可能成为每个家庭不得不面对的养老困局。
“抛开孝道和伦理的话,很多人会活在残酷与绝望中。”张伟国说。
被困
父亲张大均总会做一些让张伟国尴尬又不知所措的事。比如趁他没注意,抢走别比人的东西;又或者,突然抱住路过的女性。这些“为老不尊”的行为,没少让张伟国挨骂,甚至因此惊动过警察。警察到现场看了,批评张伟国几句,让他好生照看老人。
于是外出遛弯,他得紧跟在颤颤巍巍的父亲后面,生怕老人离开自己视线。
在这个闹市区的工厂家属院里,邻居们知道张大均老年痴呆,见到他都绕着走。
张大均以前可不这样。退休前,他是厂里的工程师。妻子去世几年后,他找了个老太太当女朋友,同居,彼此有个照应。在外人看来,张大均是个“挺独立乐观的老头”。彼时,张伟国和妹妹的工作都不错,俩人从未担心过父亲的养老问题。
养儿防老,是刻在中国人DNA里的观念。平日里,兄妹俩不管谁有时间,都会去陪父亲坐会儿,日子平静且闲适。
2020年,是张伟国退休前的最后一年。他天天幻想着退休后的生活——和妻子到处旅行,也可以再上个老年大学。他还专门学了驾照,准备和年轻人一样开着车浪迹天涯。
也就是在那个时间段,妹妹突然车祸去世。张伟国马上意识到,以后只有自己照顾父亲了。下半年的一天,父亲的女友打来电话,说老张最近总是目光呆滞、健忘,性格变得异常暴躁,还整宿整宿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