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5万余人的小镇仅8名医生 “人”“财”捉襟见肘喉咙嘶哑的蒋大春从车里下来,挥手跟记者打了个招呼,便立马点了一根烟,又嚼了一颗槟榔。作为一个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口线的负责人
但蒋大春认为人手不够还不是最大的压力,在他看来,之所以说疫情防控“放开”后面临的压力更大,“主要是因为,相较于原来,(疫情防控的)责任下沉到了基层乡镇”。
人财物紧缺
相对于当地的防疫工作来说,无论是疫情防控“放开”前还是目前的工作,蒋大春都强调防疫队伍人数是不够的,“但已经没办法了。”因为这部分人员的抽调实际上已经削弱了该院原本就不足的人员力量。
这所全镇唯一的卫生院共有职工50多名,包括了行政、医疗、疫情防控、公共卫生等条线人员。即使没有疫情,将全院职工全部按医护人员满打满算,相对于全镇5万余人的数量,该院的这个配比也低于其所在的省、市、县(市)的平均数。
再细看下去,会发现这个5万人小镇的中心卫生院总共只有20余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8名,护士15名。这个数字同样低于其所在的省、市、县(市)的平均数。
和绝大多数乡镇一样,当地医疗资源还有一块补充,就是几乎每个村都有村医和村卫生所(室),但这些网点只能承担最基础的医疗任务,而且,村民对此信任度不够,绝大多数诊疗还是转向了镇卫生院,卫生院就面临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
除医护人员外,床位配置也是医疗资源的一个重要考量项。蒋大春所在的这个卫生院,拥有近150个床位,全镇每千人配比床位数在3左右,这一数据也是低于其所在的省、市、县(市)的平均数。不过,就日常的运行情况来看,床位数量并未经常性出现紧缺。因此,在蒋大春看来,医护人员的紧缺才是该院医疗资源配置的最核心。
据蒋大春和他的同事介绍,即使在没有疫情前,该院的医护人员数量也难以应付日常的居民就医。“老年人口增加,医保落实到位,导致乡镇卫生院这样的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率大幅提升。”
疫情爆发后,卫生院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进一步突显。“他们(医护人员)也是每天加班。”蒋大春介绍,“最近,我们有医生出现了阳性,但还是在上班。没办法,人手不够啊。”
“乡镇卫生院招不到人。”蒋大春的多位同事与他持相同的看法。据他们介绍,乡镇这样的基层公立医院之所以难以招到医护人员,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没有招聘医护人员的权限,必须由上一级劳动人事主管部门来定指标、安排招聘事项。另一方面,则是“钱的问题”。
“今年的工作比去年增加了两三倍,但钱少了。”蒋大春说,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主要是因为上一级财政压力较大,“今年全年,全县(市)每个乡镇卫生院工资少了将近20万元。”该镇相邻多个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向记者佐证了这个说法。
不过,蒋大春和他的同事在频频提及“压力”的同时也表现出乐观。“最近政府多次提到要加强基层医疗建设和完善,情况应该会越来越好。”
12月14日晚上,蒋大春给记者打来电话,用嘶哑的声音中透着些兴奋,“今天下午的发布会你看了吗?利好啊。”
12月14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有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