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东北小城45平房子5万卖不掉 原因竟然是这样的

导读:东北小城45平房子5万卖不掉 原因竟然是这样的入冬后,这里白天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多度,大雪覆盖着一望无际的土地,户外已经不适宜开展露天作业,整座城市的脚步慢了下来。

④ 城市的荣耀

“冬奥冠军之乡”让七台河精神振奋

虽然七台河地处偏远,经济也不算发达,但这里诞生了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张杰等多位冬奥冠军和世界冠军,斩获了世界级金牌177块(其中包括冬奥会金牌8块、特奥会金牌7块),国家级金牌535块,有16人次打破世界纪录。

因此七台河被誉为“冬奥冠军之乡”,2022年11月11日,中国奥委会授予七台河“奥运冠军之城”奖杯。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七台河短道速滑事业的奠基人孟庆余。

孟庆余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工人家庭,1969年,18岁的他被分配到七台河,在新建煤矿当采煤工人。王智远当时在煤矿做机电维修,与孟庆余一块儿工作了一年多时间。

“当时我们一组有好几个都是知青,我还不知道他会滑冰。”他记得孟庆余刚开始做铆工,后来给矿车贴框加边,再后来就做短道速滑教练了。

孟庆余的妻子韩平云回忆说,1972年,孟庆余代表七台河参加冰上运动会,一举夺得1500米、3000米和5000米比赛三项冠军。因为在这次比赛中的突出表现,他被调入市体委,成为七台河市的滑冰教练,并开始着手组建速滑队。

后来的训练非常艰苦,七台河市体委当时有个冰场,但由于经费太少雇不起人,孟庆余就每天晚上扫冰到八九点钟,第二天凌晨一两点再起来浇水。东北零下30℃的气温,水花溅到身上后马上就结冰了。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孟庆余带过的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都成长为冬奥冠军。不幸的是,在2006年8月孟庆余遭遇车祸去世,当时年仅56岁。但他的弟子张杰、赵小兵、董延海、张利增……接过孟庆余手中的秒表,继续着他未尽的事业,帮助更多孩子实现冠军梦想。

如今,短道速滑这个冬奥项目让七台河重新振奋起精神。王智远说,普通市民对于“冬奥冠军之乡”从心底里感到自豪,很多孩子从小学就开始练习速滑。

除了冬奥项目,七台河近年来在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食品加工方面也取得了不错成绩。通过与江门市对口合作,在产业园区、政策体系、招商引资方面借鉴了经验,为更多非煤产业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这座城市正在转型的路上破浪前行。

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