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把父亲送进监狱后 她仍不原谅母亲 愿女孩能从阴影中走出来必经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走!导致我不敢说,但生出了叛逆心理。现在我觉得没什么,因为无论是父母离异,还是遭受过性侵,都只是一个‘普通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这是汤小甜“变得强大”的开始。“只有经济独立,精神才会更独立一些。”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汤小甜曾在国内及非洲有过并不顺利的职场经历。直到2018年去埃塞俄比亚工作,境况才逐渐好起来。
在非洲埃塞俄比亚,汤小甜的生活开始变好,并结婚。
她把那些痛苦的遭遇向男友马克倾诉,而后者有着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去年11月之后,取证、报警、律师费已经花了十几万元,但马克鼓励她“要做下去。就算花更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此前被媒体报道后,有网友担心,“如果当事女孩被人认出来的话,那她以后还怎么做人?”但汤小甜不以为然,“我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经历过这种事情以后,我就不能做人了?”她想到了韩国电影《素媛》——小女孩的惨痛遭遇被“无良媒体”大肆报道,一家人也因此成为世俗目光中的耻辱。汤小甜无法认同这种逻辑,“我是受害者,我又不是那个施暴者。为什么反而我要去背负这样的道德枷锁?我做错了什么吗?”
在2009年之后的多年里,汤小甜曾经向多个她信任的同龄人吐露过“遭受亲生父亲猥亵、性侵”的经历。几乎无一例外,这些朋友在同情的同时,立刻提醒她,“这件事情,除了我,你不可以再告诉其他人了。”
为什么所有人都把自己禁锢在“家丑不能外扬”的道德教条里,而让性侵犯罪得不到及时揭露和惩罚?这是汤小甜始终不能理解的,“其实就是在告诉你,你要一个人承担,要一个人去消化、吞咽。”更重要的是,这种社会习俗和惯性,一次次压制了她报警的冲动,“我都怀疑我报警的想法是不是对的。”
她也遇到过一些有类似遭遇的女孩,“比如被邻居家哥哥猥亵”。她不能理解,为什么当女孩子受到性侵,“尤其是家庭内部性侵时,就应该不要说出来”,甚至大部分家庭成员还按法庭要求,对性侵者出具刑事谅解书。
而汤小甜一直信奉的价值观是,只要遭到性侵,就应该“大声地说出来”。
“就算我拿个大喇叭,在街头上去说这件事,这都没什么。就算我告诉全世界所有人,那我也觉得我没有错。”这些年,她也的确把这段经历告诉过一些朋友,毕竟“没什么好羞耻的”。甚至一些连汤小甜都忘记了的的具体情节,朋友们还帮她记得。在2022年的警方侦查和庭审中,这些证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种价值观和勇气,汤小甜说,实际上是一种从少女时代延续而来的叛逆心理。“早年,大家都不让我说,导致我不敢说,但生出了叛逆心理。现在我觉得没什么,因为无论是父母离异,还是遭受过性侵,都只是一个‘普通的故事’。”
“性本身是不需要被修饰的事情。被性侵更不应该是一个羞耻或者不能说出来的事。而无论因为性格内向,还是觉得羞耻,大部分被亲友、领导性侵的人会选择隐忍——那就成了一种剥削。”海外工作的经历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汤小甜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性禁忌”观念。
她变得更勇敢,也更有勇气接纳自己了,“它让我要去和自己龌龊的父亲对抗,换句话说,就是去和父权做抗争。”(除万淼焱外,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