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卡在35岁就业门槛的打工人 35岁失业65岁退休只差三十年

导读:卡在35岁就业门槛的打工人 35岁失业65岁退休只差三十年周莉个头不高,性格爽朗,是个大嗓门,之前在一家规模很大的医药上市公司做行政专员。“我去的头三年,是劳务派遣过去的,后来转成集团直聘

赵冬不以为然,“这个年龄的人,经验和能力都很成熟,家庭压力只会倒逼他们更努力。”

来自体制内的年龄焦虑

但毫无疑问,赵冬的说法在职场上很难被认可——不光企业不接受,体制内也同样会将35岁作为准入门槛。前者甚至被看作是对后者的效仿。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提到,“由于在一些机关单位的录取中,存在不要超过35岁的用人标准,也会导致有的企业有意无意地效仿”。

35岁的姜超,就被这条“死线”卡住了。

姜超是县人大的公务员,“上岸”那年,他26岁。工作第二年,他结了婚,妻子是在编高中教师,在省会城市上班,两人相隔80多公里。大多情况下,姜超只能周末回家,连续加班的话,一两个月才能回家一趟。有了孩子后,这种两地生活格外难熬。

妻子和姜超商量,想让他调回市里。“但这个想法太天真了,根本没可能。”姜超说,他甚至连借调都不可能。2021年,33岁那年,姜超决定参加公务员遴选。

遴选,是上级机关从基层机关选人,属于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想要参加遴选的人,必须是编制内人员。和编制外职场一样,大多地方机关单位,要求遴选人员不能超过35周岁。

2021年9月底,当地发布遴选公告时,对于年龄的要求是,“一般在35周岁以下(1985年10月以后出生)”。

姜超彼时还没有超龄。10月上旬,他赶紧报了名。

遴选也有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笔试主要考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满分100分,笔试成绩占总成绩40%。后期面试满分也是100分,占总成绩60%。由于几乎没复习,10月底笔试成绩下来后,姜超没有通过。

如此一来,他只能再战一年。

2022年,当地对年龄要求还是“35周岁以下(1986年10月以后出生)”。遗憾的是,姜超这次笔试成绩过了,面试却没过。

第二次遴选失败,意味着他没机会了——按照以往对年龄的要求,当地公务员遴选,大概率仍要限制在35周岁以下(1987年10月以后出生),姜超生于1987年2月份。

被“35岁”卡住遴选的,远不止姜超一人。

去年,山东一名超过遴选年龄的乡镇公务员,曾就这个问题向上级领导反映过,得到的答复是,“会认真研究。”同样在2022年,河南商丘一位基层公务员,也向组织部门反映了这个问题。组织部门表示,“在今后工作中,会不断落实此问题。”

有关“35周岁”就业年龄歧视问题,记者除了咨询了多家公司HR,还询问了几个地方的组织部门,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是,“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山东某市委组织部一官员给出的解释相对详细,“1994年,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时,对报考者的年龄,规定成35岁以下。”自此,不管国考、省考,还是国企、教师等,只要带编制的考试,纷纷将年龄卡在35岁以下,以至于各个私营企业也照此执行。

“其实,就现在的情况来看,35岁原则,不太适用了。”这位组织部官员说。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