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热点 >   正文

那些选择不交社保的年轻人 这意味着什么

导读:那些选择不交社保的年轻人 这意味着什么为此,许多暂时没有稳定工作的年轻人和自由职业者,开始权衡交社保到底有没有用,对于他们来说,退休还很遥远,社保最大的作用是和这个城市的连接

为此,许多暂时没有稳定工作的年轻人和自由职业者,开始权衡交社保到底有没有用,对于他们来说,退休还很遥远,社保最大的作用是和这个城市的连接——买房、买车,过上稳定的生活,社保都是一个基础。而现在,他们觉得,这个连接,似乎也没那么重要。

冉冉今年24岁,工作了两年,有10万存款。6月份,她裸辞了,想给自己一个gap year,体验一下自己喜欢的生活。

一番盘算后,存款还是够用一年的。但没了工作,社保也会跟着断,好在5月初,上海放开了灵活就业的户籍要求,她可以以灵活就业的身份自己交社保,每个月2282元,一年两万七千多,她把这笔钱预留了出来。

计划赶不上变化。7月1日,上海社保基数提高,灵活就业者每个月需要缴纳2558.5元。多出近三百块,都快赶上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了,这让她犹豫起来。“太高了,以后我不在上海长期发展的话,其实也不是必须在上海交社保。”在上海交一年社保,意味着存款会缩水三成,最终,她选择回家乡安徽交社保,每月只要1200多元。

在上海,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单位,又想交社保,那2558.5元将是每个月的固定开支,再算上两千元的房租、一两千元的餐饮和其他开支,6000元,是一个基础的生活成本。而在上海,有大约300万灵活就业人员,分布在网约送餐、快递物流、家政保洁、建筑装潢、网络电商等行业,大部分灵活就业者的月收入都不高,也就六七千元,而且并不稳定。

因此,即便灵活就业也可以自己交社保,很多打零工的人,也没有考虑在上海交社保或在上海退休,赚一些钱回老家,是更普遍的想法。根据上海市人保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全市参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536万人,而在七普数据里,上海常住人口2487万,0-14岁非劳动人口243万,再除去在校大学生55万人、交了城乡居民保险的近100万人和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在上海可能仍有四五百万的劳动人口并没有参与社保。

根据上海人保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上海社保参保人数已经出现下滑趋势,3月末比去年末减少10万人,5月份放开外地户籍灵活就业参保后,6月末回升了3万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留在上海,对社保也犹豫起来。没有固定工作的,更是非常佛系,有钱就交,没钱就不交,管不了那么多,社保一涨价,就更不想交了。

27岁的上海人蔡旻旻,最近几个月正在全职备考专升本。备考间隙,她在奶茶店兼职,一周去三天,每个月能赚七八百块,勉强够生活开支。蔡旻旻的社保已经断缴一个多月了,考试在10月底结束,她准备找到下一份工作再尝试能否补缴。她听说,断缴社保可能影响以后的养老金数额,但因为社保“太贵了”,几乎是她目前打零工月收入的三倍,没有犹豫就断缴了。

标签: 不交社保
阅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