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社会百态 >   正文

媒体:流感来势汹汹危害却被低估 现在地铁里很多外地人不戴口罩就是不怕死

导读:媒体:流感来势汹汹危害却被低估 现在地铁里很多外地人不戴口罩就是不怕死和新冠一样,老年人群也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较其他年龄组更高。为提高疫苗接种率,16年前,北京市政府率先开展了对60岁以上京籍人群的免费接种。

2018年秋天,张静给家人预约流感疫苗,彼时华兰生物四价流感裂解疫苗刚刚获批上市,那也是国产首个四价流感疫苗,相较于传统的三价疫苗,其毒株覆盖率更广。如今,张静的选择越来越多,多家疫苗生产企业的四价流感疫苗陆续上市并快速放量,成为市场主流。

和新冠一样,老年人群也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较其他年龄组更高。为提高疫苗接种率,16年前,北京市政府率先开展了对60岁以上京籍人群的免费接种。近几年,上海、浙江、深圳等省市也陆续出台免费接种相关政策。

数据显示,免费接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流感疫苗的接种率。2021-2022年流感季,在实施免费接种政策的老年人、中小学生等各类目标人群中,接种率最低的也有26.1%。

不过,流感不光是科学问题,更是理念问题、管理问题。这件事,急不来。

比如,尽管世卫组织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指南均将孕妇作为最优先接种的对象,但国内部分流感疫苗说明书仍将孕妇列为禁忌人群。张静就看到有准妈妈去接种流感疫苗,却被社区医生拒绝。

不惟孕妇,在一些地区,慢性病也成了流感疫苗的禁忌证。有社区医生听说对方有心脏疾病,或是刚“阳康”,坚持不给打。

日常科普问答中,总有家长向陶黎纳反馈在实际接种中遇到的壁垒,总有一些基层接种人员谆谆教诲:哺乳期不要打流感疫苗、对鸡蛋过敏不能打。曾有粉丝困惑地问陶黎纳,“疫苗的说明书写着鸡蛋过敏是接种禁忌,药典中没有这一条,我该听谁的:说明书、指南,还是医生?”

曾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顾问的兰斯·罗德瓦尔德(Lance Rodewald)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种矛盾给基层疾控和接种单位造成了很大困惑,“不给打,主要是担心责任问题”。

新冠面前,作为丙类传染病的流感更显黯然失色。疫情期间,全国多地都有网友反映打不到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只是我国自费疫苗供需情况的一个缩影。”一位疫苗科普博主评价。

不同于一类疫苗由财政埋单、覆盖全民,流感属于二类疫苗,即“非免疫规划疫苗”,由公众自掏腰包、自愿接种。但不管是哪种疫苗,国内目前都实行“零差价”——出厂价是多少钱,接种者最后就掏多少,中间没有任何加价,需要额外支付的只有“接种服务费”。这项费用各省市不同,有的18元,有的28元,上海是3元/剂,要覆盖多方面开销往往不够。就算有结余,和接种医生的收入也不挂钩。

这导致了对一个基层医院来说,打自费疫苗至少是不划算的,甚至有可能亏钱。前述疫苗科普博主举例,流感疫苗打得越多,可能遇到的不良反应判定和诊断纠纷就越多。如果接种门诊遇到几个吵闹、投诉、索赔的,常规工作很可能就无法开展。新冠疫情期间,基层接种单位太累了,有疫苗但是供不上还要被投诉,不如干脆不打,反正不挣钱。“你会发现,当一个问题成为了多部门、多方面的问题,往往就成了无人负责的问题。”他感叹。

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流感病毒不会手下留情。

世卫组织原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皮特·萨拉玛(Peter Salama)生前曾表示,“所有国家,无论贫富和大小,都必须在下一次大流行到来之前共同努力控制流感疫情,包括建立发现和应对疫情的能力,加强卫生系统,以改善最为脆弱和危险人群的健康状况。”

标签: 流感
推荐